新闻动态

学院新闻

老院士列数科学腐败“七宗罪”

2003-09-15 13:32 管理员

    本报沈阳9月14日电 在9月13日召开的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上,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承鲁列数了中国科学工作者背离科学道德的“七宗罪”:

  一是伪造学历、伪造工作经历。他说,现在社会上出现了“真的假学历”和“假的真学历”,有的人拿了真本本,可上课、写论文、答辩全是别人帮他完成的。他举了个例子:不久前,北京某大单位招了位“海归派”,他在简历上说,他在美国某试验室工作3个月,发表了6篇论文。一核实发现,5篇是假的,还有一篇是第三作者(美国一实验室的负责人称,因为这篇文章引用了一些他从中国带去的资料,所以署上了他的名字)。

  二是伪造或篡改原始实验数据。

  三是抄袭、剽窃他人成果。“王铭铭事件绝对不是偶然的个别事件,老师窃学生的、上级窃下属的、你抄我的、我抄你的,学术抄袭、剽窃之风盛行。更可怕的是,一些学术腐败被揭发后,当事人仍然春风得意,挪不动屁股,甚至升官。”

  四是贬低前人成果,自我夸张宣传。“国际上首次”、“国内首创”、“填补国内空白”这些字眼随处可见。可在国外,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不是通过《纽约时报》、《华盛顿邮报》的宣传获得的,这样的字眼在国外媒体鲜见。

  五是一稿两投甚至多投。现在国内出现了变相多投现象,一组数据、一段材料、一些观念,AB组合、BC组合、AC组合,杂拌后冠称“综述”,所以翻开一些书,常发现同样的观念、同样的数据被反复转用,了无新意。

  六是在自己并无贡献的论文上署名。现在学术界出现了“搭车”署名、“虎皮”署名现象。这次论文,你搭我的车,下次论文,我搭你的车,大家同进同退。可谁都没想过这样会发生“车祸”。

  七是为商业广告作不符合实际的宣传。现在媒体上,尤其是电视上,以全国性学会名义为某些商品作宣传的事情俯拾皆是,建议中国科协禁止所属学会为商品做广告宣传。

 
摘自: 中国青年报(9月15日)
XML 地图